防止上当受骗,保护财产安全
一、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
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,设置骗局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。
二、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
1.作案手法变化快。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层出不穷,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,从最初的“中奖”“消费”虚假信息,发展到“绑架勒索”“电话欠费”等虚构事实诈骗,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、公安民警诈骗,欺骗性非常大,识别很困难,群众非常容易上当受骗。
2.侦办难度大。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境作案,涉案资金账户和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,地区协作成本高、破案难度大。
三、案例分析
“公安机关”电话办案
近期,某银行网点接到一名客户电话,称其父亲老王可能遭遇到了诈骗。事发起因是,老王接到了自称是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话,称其账户异常。老王情急之下按照对方引导登录“账户”后发现异常,于是放下戒备,透露了自己的密码,还配合办理了30万额度的网络贷款转到了不法分子卡上。然而,不法分子却没有收手,反而觊觎上了老王账户内20万理财产品,打算诱使他第二天去办理解除支付限制,继续转账。
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得知后,经过耐心解释,成功拦截了老王20万资金被诈骗,避免了更大的损失。
四、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
"六不":在没有完全确认的情况下,提高警惕:不轻信、不汇款、不透漏、不扫码、不点击链接、不接听转接电话。
"三问":遇到情况,主动向本地警察、主动问银行、主动问当事人。
“四注意”:(1)登录网上银行时,最好手动输入银行官方网址,防止登录钓鱼网站。使用ATM机时,注意保护支付密码、交易流水等信息。(2)日常应多提示家中老人、未成年人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信骗,提高老人、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。(3)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个人资料、银行卡信息等泄露给他人。对于家人意外受伤需支付抢救治疗费用、朋友急事求助类的短信、电话,要仔细核对,避免因着急恐慌而上当受骗。(4)克服“贪利”思想,不要轻信麻痹,谨防上当。
五、防范诈骗小口诀
电信诈骗危害大,熟悉套路就不怕。
兼职刷单刷信誉, 十有八九是骗局。
网上贷款有陷阱, 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暴利投资和股票, 都是引你进圈套。
冒充消防公检法, 都是哄你把钱打。
领导熟人催款急, 不忙汇钱先联系。
购物退款有猫腻, 骗你钱财是目的。
陌生电话要警惕, 可疑短信需注意。
个人信息要保密,账号密码管仔细。
不明链接莫乱点, 打开以后有风险。
任凭骗术千万变,莫贪便宜不受骗。
温馨提示:
如发现自己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应及时报警!
电信诈骗罪一般判几年
【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、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】
(一)诈骗不足4000元的,为罚金刑;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,为管制刑;5000元的,为拘役三个月,每增加1670元,刑期增加一个月;1万元的,为有期徒刑六个月,每增加1000元,刑期增加一个月; (二)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,拟处拘役刑的,升格为有期徒刑;拟处管制、罚金刑的,升格为拘役刑。
【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】 诈骗4万元的,为有期徒刑三年,每增加2000元,刑期增加一个月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