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对于国际零售龙头企业——沃尔玛,应该都还是有印象的吧。在这段时间,该企业却突然宣布在我国西部地区,全面取消使用支付宝,改成微信支付。这一举动着实让不少网友都纷纷吐槽,“二马之争”的戏码真精彩。
不过如今还听说,我国第三大支付公司,虽然在国内比不上“二马”,但在国际市场却做得风生水起。这是怎么回事?而这第三大支付公司又是谁呢?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在当今时代,大多数人出门都是采用移动支付的方式进行交易的,大家都习惯了。但不知各位读者是否知道,在国内最早开始研究二维码支付的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“二马”,而是中国银联。只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,让“二马”先拿到了主动权,抢占了90%以上的市场份额,中国银联只好排在两位之后,落了个第三的位置。
但大家可千万不能因此就低估了中国银联,虽然在国内市场上没有掀起什么大风大浪,但是在国际市场上,“二马”可是远不及它的,甚至可以用“内战外行,外战内行”的话来形容中国银联。
一、中国银联在国内发展有多艰难?
要说起移动支付是何时进入到我们生活的,可能很多人都不记得的。但其实,在2002年之前,居民还都是带现金出门的,想刷卡支付都不容易。再加上,当时大部分银行还没有做到联网互通,所以POS机和银行卡使用起来也稍显繁琐。
商家若想支持刷卡支付,就需要准备多个银行的专属POS机,否则有的消费者就无法刷卡付钱。而这个问题不解决,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,消费起来都不容易。因此,为了解决这一状况,在2002年3月,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,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。在此之后,我们出门只需要带一张银联卡,商家也只需要一台银联POS机,便能完成交易。
在当时,中国银联可以说是一举成为了支付巨头,后来也由于起步早,没有什么竞争对手,所以POS机的业务发展得非常快。到2012年,年营收高达130亿元,其中,有超过了一半的收益都来自于POS机。并且,中国银联的联网互通功能,是别的支付公司所没有的,使得第三方支付公司后来都必须要先接入银联才能跳转到银行接口,进行交易。
但也正是因此,才为后来中国银联的失势埋下伏笔。在2013年7月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政策,宣布第三方支付公司可绕过银联,与银行直接进行线下收单业务。该政策发布后,中国银联便失去了收取“卡口费”的权利,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拥有了与其同台竞争的权利。
但其实,在2014年的时候,中国银联已经研发出了二维码支付技术,且技术成熟、设备齐全,本想借此打开扫码支付的市场,只是没想到,央行出于对新兴支付模式安全性的考虑,暂停了这一业务。可其他支付公司却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,用了很多办法绕过禁令,开始发展手机支付了。
支付宝和微信便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人们视野的,并且它们的发展十分迅猛,到2016年,二维码支付全面放开的时候,它们已经占据了大半市场,而此时的中国银联想要行动,已经晚了,直到2017年,才推出“云闪付”。
包括后来,中国银联无论是采取发放补贴、随机立减等方式还是与苹果公司合作推出“Apple Pay+银联”享5折等活动,最终只获得了3亿用户,还是没有转变市场已经被支付宝和微信占领大半的局面。
二、打开国际市场
但好在,中国银联还有国际市场。Visa和万事达是全球支付领域的王者,在国外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,当时,中国银联便于Visa合作,推出了带有双方共同标识的“双币卡”,在Visa的高知名度之下, 中国银联顺利打开了国际支付市场。
有一份数据显示,中国银联打败40年发展历史的万事达,只用了7年的时间,一举成为亚太地区第二大支付品牌,仅次于有50年发展历史的Visa。并且后来,中国银联还将目标转向了东南亚,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据悉,中国银联的网络已拓展到全国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,发卡量在全球卡组织中,常年排在首位。
结语
中国银联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,作为我国第三大支付公司,虽然在国内没有亮眼的成绩,但在国际市场上还在持续壮大,相信今后,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。
评论